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传统车企转型 新势力品牌崛起
宜昌车市进入“双轨竞争”时代
在城区一4S店,市民正在选购燃油车。三峡日报记者 杨春艳 摄
三峡日报记者 杨春艳 王飞
2025年过半,宜昌车市各大品牌交出“期中考”成绩单。来自宜昌市汽车行业商会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宜昌累计销售乘用车29809 台,同比提升9.01%,高于全国、全省水平。
最引人注目的是市场格局的焕新:一边是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根基稳固;另一边是理想、小鹏、零跑等造车新势力锐意进取,创新打法层出不穷,两股力量齐头并进。
比亚迪领跑
新势力阵营重新洗牌
近日,在城区一家比亚迪4S店,市民张蒙蒙购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原价12万多元,各种优惠补贴后只需9万多元。
该店销售经理彭宏娇告诉记者,上半年,该店月均销量突破了100台。
宜昌市汽车行业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宜昌销售比亚迪4096辆,同比增长17%。虽然绝对数量遥遥领先,但增长势头却不及新势力品牌。
7月21日,在小鹏汽车销售门店,市民李浩茗以10万元补贴价格,买下一辆带有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的新能源汽车。
李浩茗看中的这辆车,正是小鹏的流量车型,除了颜值外,他更看中车的品质和价值。该店店长王浩然告诉记者,上半年,小鹏汽车销售673台,同比增长200%。
小鹏汽车并非新势力品牌“老大”,根据宜昌汽车行业商会的销售数据,经过上半年的历练,新势力的格局也在重构,零跑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成为新势力三强。业内人士认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缺乏核心差异点的品牌正加速被淘汰。
随着传统汽车品牌的电动化转型加速、新势力品牌的强势崛起,宜昌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逐步增长。今年1月份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从36.7%逐月提升至6月份的54.9%。
国产品牌强势崛起
部分车企陷入增长困局
尽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攀升,但纵观上半年汽车销售数据,仍有不少国产燃油车品牌实现自我救赎,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不过,60%以上的燃油车品牌仍为负增长。
7月21日,在发展大道一家吉利4S店,市民周先生购买了一辆吉利帝豪轿车。对于国产汽车品牌,他自信满满:“国产车技术比较成熟,很可靠,性价比比较高。”
该店总经理裴海燕告诉记者,上半年,该店燃油汽车销量实现20%的增长。尽管当前新能源汽车大行其道,但吉利星瑞、星越L、博越等车型凭借卓越的性价比,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粉丝,搭载“中国芯”的星瑞更是创下单月超2万台的销量。
随着吉利等传统燃油车凭借多款流量车强势引流,其旗下银河、极氪等新能源汽车也在加速前进,吉利多线并进的战略正展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但在激烈的汽车市场角逐中,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一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燃油汽车品牌正陷入增长困局。
来自宜昌市汽车行业商会的数据显示,上半年36个燃油汽车品牌中,有23个处于负增长,仅有13个正增长,而这13个品牌中以国产品牌为主。
“上半年,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占比达到了61.05%。”宜昌市汽车行业商会会长陈圣华说,进口、合资和外商独资品牌占比不到40%。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市场格局持续变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汽车市场中,企业正通过技术革新、智能建设进一步重塑盈利能力。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品质和价值竞争进入下半场
上半年,在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的双重加持下,多家车企交出亮眼成绩单。
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一些自主品牌纷纷加码,推出消费券、换新补贴,在提高车辆配置的同时,逐步降低市场价格。
“以旧换新比例高达 60%。”彭宏娇说,政策的刺激与拉动作用比较明显,国补叠加厂补、店补后,价格在15万元以上的汽车,补贴额度可达2万元至5万元不等。
上半年,汽车销售在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下明显改善,同比增速达9%以上。宜昌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称,今年以来,宜昌汽车报废更新4581台,销售额4.679亿元;汽车置换更新14937台,销售额23.994亿元。
今年底,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政策将停止,这对增速较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来说并非利好。那么,下半年会不会成为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冲刺期?
“这么多年,我们都已经习惯了燃油汽车征收购置税。我最关注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安全性能,只要够安全,即使新能源汽车征购置税,我依然还是会选择新能源汽车。”7月21日,正在选购新能源汽车的市民张然告诉记者,对于理性的消费者来说,购置税不会是新能源汽车的分水岭。
资深汽车销售经理王浩然告诉记者,电池技术、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和人工智能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关键。无论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征多少,品质和价值依然是新能源汽车决胜的王牌。
陈圣华指出,随着新产品的陆续上市、更多新技术的密集推广,未来的汽车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下半年,“两新”政策将继续有序实施,叠加企业新品供给持续丰富,将有助于拉动汽车消费持续增长,汽车产业将保持健康平稳运行。
启泰网-配资公司资讯门户网站-如何开杠杆炒股-配资炒股交易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