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疆日报
7月14日,温泉县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五湖四海的避暑游客。□乌云格丽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晶晶
7月8日,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湖滨生态园广场,今夏巴里坤草原之夜电音狂欢季首场演出拉开帷幕。当音乐唱作人刘心穿着厚牛仔连体衣,带领全场合唱《好几年》时,镜头转向了观众席——台下的人们穿着长袖、外套甚至冲锋衣。
“舞台上的键盘手咋穿那么厚?”“巴里坤晚上的温度到底多少度?”“热晕在重庆,羡慕新疆的夜。”这场电音演出在视频号、抖音线上直播,直播间的评论区里,很多网民的关注点落在了新疆的温度上。
盛夏时节,热浪袭来。而新疆北疆部分区域与南疆山区则以一片清凉成为避暑旅游的胜地。“北疆地区处于北纬40°至49°之间,夏季平均温度多在18摄氏度到25摄氏度之间,加上气候干燥,地面散热迅速,昼夜温差大,夏季温差可达10摄氏度以上。”新疆气候中心气候变化(气候资源)首席专家王慧说。
避暑旅游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新疆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拥有高山、森林、草原、湖泊等众多地形地貌景观,也造就了新疆“一路四季”的独库公路、“一山四季”的天山山脉等景观。“这些独特气候旅游资源,为新疆避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王慧说。
夏季的清凉气候是新疆的天然招牌——温泉县2018年被授予“中国避暑胜地”国家气候标志,阿勒泰市、青河县、伊宁市、尼勒克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吉木乃县拥有“避暑旅游目的地”的气候生态品牌,“民族风情阿勒泰·极致风光喀纳斯”路线上榜中国气象局刚刚发布的16条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
从地理位置来看,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地理位置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较小,夏季升温相对缓慢,多呈现出干燥凉爽的特点。
以康养、避暑著称的温泉县,气候凉爽,常年无气候学意义上的夏季,小雨频繁。6月到8月日平均气温10摄氏度到22摄氏度的日数占比达88.5%,平均相对湿度为53.4%,旅游指数和度假指数达舒适级别以上。
伊宁市夏季人体体感舒适以上日数为91.9天,占比达99.9%;尼勒克县气候避暑禀赋优,体感舒适,整个夏季日最低气温均小于22摄氏度,气象景观丰富,拥有云海、云雾、彩虹、霞光、一山四季等气象美景;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夏季无高温闷热天气,平均气温18.4摄氏度,平均最高气温25.1摄氏度,适宜避暑旅游度假。
入选中国气象局发布的16条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阿勒泰“民族风情阿勒泰·极致风光喀纳斯”路线包含了阿勒泰市、青河县的众多景区。“在今年气温偏高的背景下,喀纳斯、禾木、可可托海、白哈巴、草原石城等景区,阿禾公路沿线以及避暑旅游目的地阿勒泰市、青河县依然凉爽舒适,避暑旅游气象指数持续为1级标准(非常适宜),气象条件全天候适合开展避暑旅游。”阿勒泰地区气象台台长、高级工程师博尔楠·哈不都拉说。
为更好服务旅游,阿勒泰地区气象局在刚通行的阿禾公路沿线设10个自动气象监测点。参考同纬度辽宁省5月出台的地方标准《避暑旅游气象指数等级》,对重点景区全面监测,每3天预报一次避暑等级,既方便游客,也为宣传阿勒泰避暑游提供数据支撑。“游客可通过‘阿勒泰气象’公众号等渠道获取避暑等级信息。我们还要持续优化旅游气象服务产品,探索推动气象服务与智慧旅游深度融合,为打造‘世界级避暑旅游目的地’提供气象保障。”博尔楠说。
新疆清凉魅力引来各地游客
“无论白天多热,太阳下山清凉就来了;无论外面多晒,进到房子里,都自带空调效果,身上干干爽爽的感觉太好了。”来自郑州市的游客张威说,他们一家四口飞抵阿勒泰到酒店是晚上10时,“我家两个儿子在酒店院子里的草地上疯跑,孩子们说,这里的风都是凉丝丝的,比家里开空调还舒服,硬是拉着我们在院子里玩到快12点才肯回房间。”
第二天,在阿勒泰市,张威和家人坐着缆车来到将军山,在冬天滑雪场山顶举行夕阳派对的地方,看到夏日的日落晚霞。山野露天影院、夕阳派对、篝火歌舞、围炉烤肉等适合夏季游玩的项目,让游客尽享清凉的同时,爱上了阿勒泰的夜生活。“阿禾公路开通,给今年阿勒泰市的避暑旅游带来了新的流量,不少游客都选择第一天在阿勒泰市歇脚,第二天再穿越阿禾公路。”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政宣科干部谢银银说。顺应夏季避暑旅游,今年阿勒泰市将将军山滑雪场从冬季滑雪胜地转变为全年无休的复合型文旅目的地。
为充分利用“凉”资源,做大旅游“热”产业,新疆各地巧聚资源,内外兼修发力。温泉县持续精雕基础设施,打造免费温泉泡脚池,勾勒主客共享的旅游新图景;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借机场通航直飞契机,到山城重庆用情景短剧的方式宣传避暑游。
在温泉县博尔塔拉河国家湿地公园花海区域,沿着拓宽后的湿地木栈道前行,“百米温廊”映入眼帘,6个嵌入栈道的观景温泉泡脚池整齐排列,可同时容纳150人,有效补齐了县城内“雪莲花”泡脚池承载能力有限的短板。县城内还有以“水天结合、展翅翱翔”为设计理念打造的“温泉之翼”,深入湿地,周边芦苇环绕,7个沉浸式秘境温泉池隐匿其中,为游客带来别具一格的体验。
“来温泉县避暑,免费温泉泡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温泉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王刚说,今年5—6月接待游客431.24万人次,自驾游游客占95%,其中疆外游客主要来自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多数以避暑为目的。
7月15日,巴里坤大河机场首航,可往返重庆。7月2日到6日,水豚卖萌、歌舞热情、新疆主题美食、哈密文创好物等8大精彩活动在重庆观音桥商业街轮番上演。在山城重庆,刮起了一阵凉爽而甜蜜的“新疆哈密风”。“在重庆,8月天气炎热,很多人会休假出游,我们此次推介就是瞄准这个市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蔡玉娇说,他们排演了融合巴里坤大河机场首航、精品旅游线路等情景的短剧,让游客更直观感受到巴里坤夏季避暑旅游的独特魅力。
推动旅游产业向“度假型”转型
“谁能想到在盛夏,还能零距离‘摸’到冰川,看到冰河。”小红书网友“花屋里”发布盛夏去乌鲁木齐南山徒步穿越的图片,引来一众羡慕。在新疆,还有慕士塔格冰川公园、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冰川公园等夏季也能看到冰川,这些是新疆夏季避暑游中的顶级体验。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报告,2018年暑期旅游的10亿人次中,约有5亿人次选择了避暑游,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元;而到2023年,这一数字进一步扩大至1.2万亿至1.5万亿元。2024年暑期避暑游相关产品增长超1倍,目的地游玩项目丰富化年轻化,避暑旅居市场持续火爆。
新疆是国内传统避暑胜地,如何在全国避暑游的万亿市场规模中分得更多份额?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程乙峰认为,避暑旅游目的地打造的路径逻辑是:以科学认证树立权威品牌,以好的避暑旅游产品深度留住游客,以文化仪式塑灵魂,以好的体验提升游客重游和推荐意愿,形成逻辑闭环,实现“凉资源”向“热经济”的可持续转化。
当前,我区“避暑旅游目的地”的评定,主要是根据国家、自治区气象局的行业或者团体标准。从行业认可度而言,避暑旅游目的地作为一个品牌建设,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不像5A级旅游景区、5星级酒店这类评定方式受到普遍肯定。新疆具有气候避暑条件的旅游资源丰富,应尽快设立新疆避暑旅游目的地评定标准,依托现有的A级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文明景区等评定渠道,以文旅部门为核心,多个部门协同在全疆予以评定,并根据相关标准的核心指标,动态发布避暑指数,打造权威避暑品牌。
白天在温泉县城里免费温泉泡脚,晚上到民俗村看篝火晚会,感受卡伦文化。“发展避暑游,必须让旅游产业从‘观光’向‘度假’转型,服务多日旅居的客人,必须提供更好更实惠的住宿和餐饮以及专业的医养服务,才能让避暑旅游走得更远。”王刚说。
程乙峰认为,新疆各地还应当深化“避暑+气候+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延长旅居消费链,将避暑旅游与旅游新业态紧密结合,不断丰富避暑旅游产品供给,增加游客消费市场容量和空间,延长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游玩时间。新疆凭借清凉的气候资源,通过合理规划与开发,使避暑旅游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启泰网-配资公司资讯门户网站-如何开杠杆炒股-配资炒股交易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