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童重症监护专科成功救治一名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16岁少女。该患儿在连续进行200余次深蹲的剧烈运动后,出现双大腿持续疼痛肿胀、排出“酱油色”小便等症状,经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因病情危重收治PICU。
王霞教授介绍,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由于骨骼肌细胞破坏,导致大量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等细胞内物质释放入血,严重时可能并发急性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威胁生命健康。该病常见诱因包括剧烈运动、创伤、药物毒性及感染等,其中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出现在高强度的剧烈运动后,表现为肌痛、肌红蛋白尿(茶色尿)和肌无力三联症。
据悉,该名少女入科时肌酸激酶指标已飙升至14.8万U/L,在王霞教授团队的精准治疗下,病情迅速得到控制,截至7月22日,其肌酸激酶水平已降至6.7万U/L,现已平安转出PICU。
此次16岁年轻女孩的案例,为公众运动健康敲响了警钟。“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强调预防为主、防大于治。对于缺乏运动基础的普通人群而言,尤需警惕一时的剧烈运动带来的健康风险,当运动强度远超身体承受能力时,盲目坚持反而可能成为自我伤害,如运动后出现肌肉持续疼痛、尿色加深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首先保持大量饮水。”王霞建议,公众在开展高强度运动前首先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习运动防护知识,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部分高风险运动需在专业教练指导下进行。青少年运动损伤致横纹肌溶解病例不在少数,个人前期树立好科学运动意识和后期的及时就医同样重要。
编辑:实习生 胡婷
发布于:湖南省启泰网-配资公司资讯门户网站-如何开杠杆炒股-配资炒股交易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