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宁日报
胰腺是人体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内分泌器官,位于人体腹上区和左季肋区的它位置隐蔽“低调”,出了问题很少“主动报警”,但它的作用不容小觑。而胰腺炎就是威胁胰腺健康的常见“敌人”。
胰腺炎如何定义?
胰腺炎是指胰腺发生炎症性疾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胰腺位于腹腔深处,负责分泌胰液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发生炎症会导致胰腺组织受损,影响其正常功能,进而影响消化。
胰腺炎的分类
急性胰腺炎,又分为以下3种:
轻症急性胰腺炎:较常见,多表现为胰腺水肿,预后良好,通常经过及时的液体治疗,1至2周内就可以恢复。主要症状为上腹痛、恶心、呕吐等。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伴有持续的器官功能衰竭(超过48小时),且不能自行恢复。患者多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腹膜炎范围大,腹胀明显,腹水呈血性或脓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病死率可高达30%。
慢性胰腺炎:为多种原因所致胰实质和胰管的不可逆慢性炎症损害。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平卧位时加重,前倾坐位、弯腰、侧卧蜷曲时疼痛可减轻;疼痛可累及全腹。后期会出现食欲减退、食后上腹饱胀、消瘦、营养不良、水肿等症状。
展开剩余73%胰腺炎的病因
1.胆道疾病。是导致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此类急性胰腺炎又称胆源性胰腺炎。胆管结石可阻塞胆总管末端,导致胆汁经“共同通道”反流入胰管,激活胰蛋白酶原,从而引起胰腺的“自我消化”,最终诱发急性胰腺炎。
2.酒精因素。长期大量饮酒不仅会直接损伤胰腺,还可刺激胰液分泌及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Oddi括约肌痉挛,使胰管内压力增高导致胰管破裂,最终诱发急性胰腺炎。长期大量饮酒也会诱发慢性胰腺炎。
3.高脂血症。相关数据显示,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当人体甘油三酯≥11.30mmol/L时,极易发生急性胰腺炎。
4.其他因素。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医源性因素、药物、创伤、胰腺血液循环障碍,以及感染、遗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引发胰腺炎。
胰腺炎的症状
1.腹痛。通常位于上腹部中央或左上腹部,可能向背部放射。
2.恶心和呕吐。由于胰腺炎影响消化功能,患者常会出现恶心和呕吐。
3.发热。由于炎症反应,可能使人体发热。
4.腹胀和腹泻。胰腺炎可能导致消化不良,从而引起腹胀和腹泻。
5.黄疸。如果炎症影响到胆管,可能发生黄疸。
胰腺炎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检查腹部是否有压痛或肿胀。
2.血液检查。检测血液中的胰酶水平是否升高。
3.影像学检查。采用超声、CT或MRI检查,观察胰腺的形态和结构变化。
4.内窥镜检查。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胰腺和胆管的情况。
胰腺炎的治疗措施
1.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急性发作期禁饮食,以减轻胃肠负担、缓解腹胀;同时通过静脉滴注液体,补充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
药物治疗: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减少胃酸对胰液分泌的刺激;应用奥曲肽、生长抑素等抑制胰酶分泌;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如胰腺坏死组织感染、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可能需要做手术治疗。
2.慢性胰腺炎——
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控制症状、改善胰腺功能、治疗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包括补充营养、戒烟戒酒、使用胰酶替代治疗改善消化功能等,对于有胰管结石、胰管狭窄等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胰腺炎的预防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控制饮酒量。
2.积极治疗胆道疾病。如患有胆结石、胆囊炎等胆道疾病应及时治疗,避免诱发胆源性胰腺炎。
3.合理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服用可能损伤胰腺的药物。
4.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都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降低胰腺炎的发病风险。
结语
胰腺炎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疾病。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如果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发布于:北京市启泰网-配资公司资讯门户网站-如何开杠杆炒股-配资炒股交易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