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同日报
广灵县壶流河湿地:
鸟鸣悠悠唱响湿地交响曲
本报记者 张彩峰 实习记者 冯雨
盛夏时节,广灵县壶流河湿地内,黑鹳、长脚鹬、凤头鸊鷉等鸟类在水面上或引颈长鸣,或振翅嬉戏,拨动起水波粼粼、鸟语花香的湿地之歌。
作为候鸟迁徙途中至关重要的停歇地与食物补给站,广灵县壶流河湿地凭借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多样性、优质水源、丰富食物资源以及较低人为干扰,成为鸟类繁衍生息的乐园,更成为我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注脚。“我们秉持‘积极保护、科学管护、精准救护、爱心守护’的理念,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让湿地生机盎然,万物和谐共生。”广灵县壶流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动物保护站站长周进胜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在壶流河湿地生态修复区、下河湾水库、枕头河水库及水神堂周边水域,活跃着一支特殊的巡查队伍。队伍由广灵县壶流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全体人员组成,成员们每日携带双筒望远镜,穿梭于湿地之间,密切监测鸟类种群状况、数量变化、迁飞动态以及繁衍特点等。日复一日地巡查监测,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数据,为湿地的科学保护提供了坚实依据。
湿地不仅是鸟类的家园,也是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壶流河湿地服务中心对湿地滩涂、水面、水草、灌木、乔木等多种生境进行科学重塑,营造出适宜鸟类生存的多样化生态系统。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人们散步且水鸟常晒太阳、晾羽毛及采集石子增加嗉囊消化功能的地方,精心铺设碎石。科学引导游客,避免游客行为对鸟类造成干扰。
“2023年8月,我们同广灵县加斗乡西留疃村村民共同救助过一只受伤黑鹳,村民的及时联系以及管护人员的精心救助护理,使得受伤黑鹳尽快恢复了体能。”据周进胜介绍,壶流河湿地服务中心不定期邀请动物保护方面的专家向一线工作人员讲授野生动物救护技术,推动野生动物救护工作更加科学化、标准化。此外,保护生物多样性离不开各方力量的共同守护。壶流河湿地服务中心以世界湿地日、爱鸟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为契机,开展了湿地及鸟类知识进校园、进社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引导民众爱护鸟类、保护生境。
鸟类生境持续改善,爱鸟护鸟蔚然成风。目前,广灵县壶流河湿地内保护鸟类达到19目48科178种,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还在不断“扩容”,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用翅膀丈量着我市生态保护的力度,为我市生态答卷写下高分评价。
启泰网-配资公司资讯门户网站-如何开杠杆炒股-配资炒股交易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